教  案

 
 
=================================================================================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参考书目 习题

 

第二章 夏商周美术

教学内容:夏商周美术

教学日期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夏商周美术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

   青铜器

授课过程

                   第一节  概述

夏、商、西周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伴随社会分工的扩大,青铜冶铸、制陶、玉石骨牙雕刻、

漆器及纺织等手工业的技巧日益精湛。这一时期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故有青铜时

代之称。

 

   第二节 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的品种、用途和青铜礼器

我国青铜器到商代晚期已经形成了教完备的青铜器种类,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

车马器等四大类。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分为:炊煮器、食器、酒器、

水器。其中,炊煮器有鼎、鬲等品种。食器有簋、盂、豆等品种。酒器有觚、觯、爵壶等

品种。水器有盘、鉴等品种。乐器有铃、鼓、钟等。车马器和杂器有辖、马衔、炉等。

青铜器的纹饰

几何纹类:

云雷纹:云雷纹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一种纹饰,以二方或四方连续的回旋形线条组

成。云雷纹由云纹和雷纹构成。云纹由圆形回旋线条纹样组成;雷纹由方形回旋线

条纹样组成,以回旋为特点,因此又称回纹。云雷纹一般是青铜器上的底纹,衬托

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

绳纹:绳纹是由波浪形状的线条结成绳索形状的纹饰。一般作为青铜器上的主要纹样的附

属装饰带,盛行于西周的后期。

环带纹:环带纹是由起伏较大的波浪纹呈二方连续方式构成的。其凹处用类似于眉口形的

纹饰填充。该纹饰盛行于西周的中后期。

动物纹类:

饕餮纹:饕餮是原始人幻想的一种凶猛贪食的动物。饕餮纹装饰在青铜器腹部的中

心地带,以鼻子为中心向两边对称,有双眼、双角和双我耳。左右两侧陪有龙形纹

样。饕餮纹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

夔纹:夔也是原始人幻想的一种类似于龙的动物。多以侧面表现。

象纹:大象纹样一般不作为青铜器的主要部位的装饰,也有个别例外,还有将器物

作成象形的,如象尊。象纹盛行于商代与西周初期,着重刻画象的粗壮形体。

此外还有龙纹、凤纹、鹿纹、蚕纹等等。

人物活动纹类:

人物活动纹饰比较晚,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流行。

青铜器形制与纹饰的演变

夏代青铜器

此时是青铜器的“滥觞“时期。这个时期青铜器的造型还很幼稚古朴、率简

凝重,还没有脱离原始意味。甚至有的青铜器没有任何装饰,通体素面。一

般以单层凸起的饕餮纹和弦纹为装饰纹样,没有底纹。此时,青铜器上饕餮

纹形象的处理比较松散,不象后来商代那样神秘、威严与恐怖。1972年在河

南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容器,属夏代。

商代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的发展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商代前期,这是从新石器时代脱离出来形

成自己风格的时期;商代后期,这是整个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青

铜器基本上体现了“礼器”的性质,蕴藏着深刻的宗教与政治意义。综观商代的

青铜器,造型以庄威、典雅、厚重、古朴为主要特征。青铜器以礼器为重,故常

见的种类主要是食器和酒器,如鼎、鬲、簋、爵、尊等种类,常用的纹饰有饕餮

纹、夔纹、龙纹等动物纹样以及几何纹样。商代早期的纹饰铸造比较浅,无底纹

图案,后期就逐渐趋向繁缛华丽,主要纹饰基本上是浅浮雕,并有繁华的底纹。

鼎是商代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物之一,象征着某种权威。鼎的形制随着不同时期

纹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鼎分为方鼎和圆鼎,商代时期方鼎较多。1974年河南郑

州杜岭出土的商代前期的大鼎;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方鼎等皆是这一时

期的代表。

除了鼎外,商代青铜器的其他种类工艺水平也非常高。

西周青铜器

西周后期青铜器不重装饰而重记事,故铭文逐渐增多。西周的方鼎较少而圆

鼎较多,具有狰狞恐怖的饕餮纹减少,神秘的龙夔纹也逐渐变为自由、朴素

单纯的环带纹,窃曲纹、垂鳞纹、蛟龙纹等,加上长篇的铭,形成了西周后

期青铜器典雅、朴素、简练的面貌。

大盂鼎大克鼎和毛公鼎是这一时期出土的青铜器的代表。

三星堆的新发现

1986年在成都附近广汉的三星堆村发现的古代遗址,出土了大批玉器、金器、象

牙等珍贵文物距今大约5000年至3000年以前。

在三星堆出土的大量实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大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头像。这些

青铜人面具或头像具有异乎寻常的性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物占非常重要的位

置,青铜人物头像的形制有格式化倾向。人物的造型大致相同,眉毛宽大粗长浓

厚,眼睛略呈现为倒三角,鼻子是一个挺拔的三角形。双耳较大,有装饰图案化

的感觉。耳垂有一到多个小孔。青铜人物面具与青铜人物头像的造型极为接近。

三星堆的人物面具基本上是“U形构造。其另一个特征是巨大的突出的双眼造

型,这种类似螃蟹眼睛纵向突出在外的双眼造型十分独特。

三星堆青铜器的发现,对中国青铜器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使得我们重新思

考和认识中国的“两河”古代社会文明,究竟是相互影响还是各自平行发展。

第三节 书法艺术

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契刻或书写在龟甲、牛胛骨上的文字,绝大多数出土于河南安阳小

屯村殷墟,所属时代为商代后半期,其内容大多是求神问卜所涉及的祭祀、征

伐、田猎、收成、天气等等。

甲骨文基本上是以刀刻成,因而其线条往往是瘦劲、犀利,以直线形的较多。

字的结构一般为长方形,以横竖、斜角线为主。文字竖行排列,由上向下,从

左向右。不同时期的甲骨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

金文

金文即青铜铭文,又称钟鼎文、大篆或籀书。金文代表了西周书法的最高成就,金

文最辉煌灿烂的时代也在西周。

西周金文的书法风格大致上可分为三期。前期笔画有波磔和粗细变化,风格圆浑凝

重。代表作有《大盂鼎》;中期笔画趋向于匀整,风格平实端丽、柔和含蓄,如《

大克鼎》铭文等;晚期金文形成多种风格,如《散盘氏》的气势飞动,又如《毛公

鼎》的混沦雄圆,笔端精丽。

 

第四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青铜雕塑

    我国商周时代具有圆雕性质的青铜雕塑,包括铜铸人像和鸟兽型铜尊卣。铜铸人像的典

范为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一尊大型青铜立人像。另一方面鸟兽型铜尊卣和铜器座,亦为先秦工

艺装饰的优秀典范,代表作有湖南湘潭出土的猪尊,传为湖南暗化的猛虎食人卣等。

玉器工艺

此时的玉器主要分为礼玉、佩玉和装饰玉三大类。礼玉基本上包括琮、圭璧以及戈上的装

饰物品,一般是在政治活动或祭祀活动中使用,是贵族阶级身份的象征,并有神圣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代贵族统治阶级注重礼乐,玉器的含义进一步扩展到伦理道德方面来。

由于玉器代表了不同阶级,佩带玉佩成为贵族阶层的时尚,死后以玉殉葬更体现其显赫的

地位。

陶瓷工艺

商代的制陶业有明显的分工。陶瓷以灰陶为主,多为素面,也有刻印兽纹和几何纹的的陶

器,以及刻有简单的绳纹、弦纹、旋涡纹等。商周时代出土的原始陶瓷在原料的处理上尚

不精致,釉彩不够稳定。原始瓷器造型主要有尊、罐、瓮、豆、簋等。

                       

小结

中国的早期文明主要体现于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的造型和早期文字之上。这些创造都是

在“敬天”的思维前提之下开始的。同时以满足实际需求为目的的某些工艺技术得到了总

结和新的发展。

                         

                            术语

青铜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

史官文化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点,它以祖先祭祀崇拜为基础,从早期的巫术

占卜记事发展到宫廷史官记事编年,由此保存一个国家每一朝代的连续不断的历史

活动。

饕餮纹    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体,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

其形象狞厉可怕,是用来“辨神奸”的图腾符号。到春秋时就基本消失。

 

                                思考题

1青铜器的分类。

2商周青铜器的特点和代表作

 

 

 

                                            <<返回

 

 
   
   
 

=================================================================================

 

 

联系方式: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电话: 0931-7975005

  邮编: 730070

  电子邮件: wyf1927@163.com